青铜器纹饰研究——窃曲纹、鱼纹、涡纹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中,除去环带纹外,最常见的另一个纹饰则是窃曲纹。
古代青铜器上纹饰的流行趋势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当时时代的审美特点,而窃曲纹这种在现在看来也十分匀称、优美、简单大方的线条,在当时也必然掀起了一波审美趋势的潮流,因此装饰有窃曲纹的青铜器存世数量也相对较多。
根据出土青铜器年代推测,窃曲纹应当是始于西周中期,然后久盛不衰的出现在各种器型之上,一直流行至春秋时期,是简单大方又不失高贵华丽的一种纹饰。这种纹饰在青铜器上往往以带状的形式出现,主要装饰于器物的口沿下,盖缘以及钟的篆部。窃曲纹在造型上借鉴了夔龙纹与龙纹的构型,将这两种纹饰结合,并删减多余样式与抽象化,最终呈现出的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窃曲纹式样。
而在比周代更早的商代,在几何纹样还并没有发展成熟时,各种各样的动物纹样出现在上代的青铜器上,这其中,除之前文章提到的凤鸟纹之外,另一种特殊的动物纹样也值得重点关注,那就是鱼纹。
鱼纹的流行最早是在商代,到了周朝随着几何纹饰的出现逐渐少见,但在春秋及后世的铜器中仍然可以看到。
《史记·周本纪》有云:“周有鸟、鱼之瑞。”
鱼纹通常饰于盘内,作为龙、龟等纹饰的辅助纹饰。盘是水器,鱼、龟、龙等同饰于盘,说明古人在设计时考虑到了器物用途与纹饰的和谐统一,增强了艺术效果。
在丰富多彩的青铜器纹饰中,有些精美的纹饰在之后的瓷器、玉器上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可以说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饰对人们审美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而涡纹,确是为数不多的一种,从二里头文化时期一直沿用至战国的古老纹样。涡纹,因其形似水涡而得名,在隆起的圆面上,中心的圆圈表示水流旋转形成的涡心;沿边四到八条弧线,代表旋转时形成的波纹。涡纹多装饰在盛放液体的铜器上,可见当时的铸造者已经考虑到器物功能用途与美观的统一。
艺术考古
何泽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