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布歇绘画作品中的“中国趣味”
(一)研究资料收集
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是洛可可风格发展到顶峰时期的代表画家。在18世纪的欧洲社会,洛可可风格在中国明清工艺美术装饰趣味的影响下,最终形成了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高雅昂贵的艺术样式和风格,它几乎是当时宫廷贵族精神生活的最真实写照。
洛可可风格的主要特点是轻快柔美、装饰精致、强调漂亮而不是深度,主题偏罗曼蒂克,神话幻想,它反映的是当时社会人们享乐、奢华以及爱欲交织的一种风气。
1701年,奉法国政府特别使命前往中国的商船“安菲特赖蒂”号满载中国货物回到巴黎,自此结束了法国人从荷兰和英国引进中国工艺品的历史。一时间,中国货在法国市场上开始流传,它引起了法国人感觉趣味的深刻变化。18世纪的中国文化随“丝绸之路”引入了欧洲,这无疑促使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直到1730年代,洛可可在法国高度发展,并受到中国风(中国清朝工艺品、室内装饰、瓷器、园林布局等因素)的影响。这种风格从一开始的建筑、家具蔓延到油画和雕塑上。路易十四当政后期,法国社会的“中国趣味”已经浓厚,他曾效仿南京报恩寺的琉璃塔,在凡尔赛宫建立了“瓷宫”。也就是在这个时代,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女人来确定一种艺术风格,即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同一时期欧洲社会,都认为法国巴黎聚集了最典型的洛可可艺术情调,而创造这个艺术情调的灵魂人物就是蓬巴杜夫人,她推动了塞夫勒皇家瓷器的建立,采纳了大量的中国瓷器的装饰风格。她引领巴黎的服饰改革,注重室内装饰风格的革新。总之,她对法国时尚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蓬巴杜夫人无疑是使洛可可真正成为完整章节的关键人物,而布歇则是一位将洛可可风格发挥到极致的画家,曾任法国美术院院长、皇家首席画师。他是华托的学生,他以吸引人们对爱情和生活的现实的乐趣为主题,在绘画技巧上变为一种美人出浴图。以描绘完整的、充满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为主。布歇的世界处处洋溢着喜悦,与华托薄暮时分的忧伤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仍延续着华托式的雕像暗示,其绘画作品总要借助包裹了神话外衣的爱情故事和田园牧歌情调来装点美化贵族资产阶级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布歇在欧洲画史上率先加入到当时工艺美术领域盛行的中国风之列,创作了大量中国风作品,成为了欧洲绘画领域中国风的开拓者和推进者,进而不仅对欧洲绘画领域,也对工艺美术领域的中国风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中国风作品虽由欧式画法主导,但中国样式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这就使17-18世纪欧洲绘画中出现的中国风不可能像西方艺术史学家所云,只是由单纯好奇驱使的偶发现象。中国风绘画对当时绘画虽没有直接影响,但成为了以后绘画革命的先导。
一、图像资料
1、布歇创作的《中国花园》于 1742年法国巴黎马蒙达博物馆藏
仔细观察我们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大量的中国元素,比如人物的面貌、发型、瓷器、中国红伞以及人物装束等,布歇绘画的灵感应该是是来自中国瓷器上的绘画再加上他的想象。
2、布歇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国皇帝上朝》。
画中出现了大量写实的中国用具,青花瓷,花篮,中国伞,且人物的衣着很像戏服,与当时的清朝人物装束还距离的较远,归根结底,中国风是欧洲人对一个在距离上遥远,心理上神秘的古老国度的理想化认识和理解。这场中国风在18世纪中叶时达到巅峰,直到19世纪才逐渐消退。
3、布歇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国捕鱼风光》。
4、布歇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国集市》。
其中,《中国皇帝上朝》、《中国捕鱼风光》、《中国花园》和《中国集市》这四件油画作品是布歇的代表作品。画面上出现了大量写实的中国物品,比如中国的青花瓷、花篮、团扇、中国伞等等,画中的人物装束很像是清朝之前的汉式装束,与当时的清朝满式装束离得比较远,中国特色很是凸显。而谈起布歇画中中国物品的由来,这可能和当时东印度公司商贸活动有关。也正是因为这个契机,丰富的商品才从东方带到了欧洲。当时的贵族们争相收购这些画,买不到的,便把那些以这四幅画为蓝本、用毛和丝编织的挂毯抢购一空。
二、文献史料
著作方面:在此方面,我查阅的第一本美术类书籍为《艺术的故事》。作者贡布里希于22章——权力和荣耀(二)中第一次提到了“洛可可”一词,揭示了大多数世人的观点:即许多人认为华托的艺术已经开始反映18世纪初期法国贵族的“洛可可”趣味。一种喜欢优美色彩和精巧装饰的时尚,它代替了巴洛克时期较为刚健的风格,表现出一种快乐的轻浮。但华托是个伟大的艺术家,不可能就是他那个时代的时尚的代表,但可以说他以他的美梦和理想助长了我们所谓的洛可可时尚的形成。可以说其中寥寥几句,便让读者对18世纪的“洛可可”充满向往。
而第二本《欧洲美术——从罗可可到浪漫主义》才让我真正对洛可可美术形成了比较系统化的理论建构,从关注洛可可艺术发展的社会环境,到欣赏此时期画家的艺术创作,我个人在品读分析中发现这种看似“放纵享乐”的艺术形态,实则蕴含着不一样的力量和时代感。作者袁宝林在讲述洛可可艺术的发展之前,深入的从路易十四到路易十五时代的大社会背景开始探索,将法国社会的现状真实的揭露了出来,甚至当时整个欧洲上层社会都以讲法语为时髦,在法国流行开的以贵妇人为中心的文艺沙龙也成为最令人羡慕的活动。在18世纪的法国,封建贵族统治江河日下,另一面则是包括新兴资产阶级、市民和农民、工人在内的第二等级崛起和由伏尔泰(169478)、卢梭(1712-1778)、狄德罗开展,所以这新的时代就非但不是死水潭,而且恰恰是波澜迭起.思想异能活跃。 而蓬帕杜夫人和布歇可以说是带动“洛可可”美术起飞的双翼。在布歇的肖像画中,最著名的要算给蓬帕杜夫人作的肖像了。布歇至少曾经为她画过七幅肖像。这些肖像各有特点,她有时被表现为尊贵的女王和沙龙女主人形象,身着蓝宝石色盛装,衣着描绘的华丽与细腻令人叹为观止;有时又被置花前月下,袒露的胸前显眼地别着一朵蔷薇,以寓意的方式(背景上特别配置了哺乳女神的雕像)着意表现她作为“罗可可之母”的温柔和美丽。
而之后在第5章——欧洲近代美术中的东方情调中作者提到了在17—18世纪的欧洲美术中,出现了对东方事物,特别是对中国和日本美术的浓厚兴趣。在进入18世纪后,随着法国对华贸易和文化联系的加强,中国趣味在洛可可时代充当了更为重要的角色。以“安菲特赖蒂”命名的法国商船两次到中国的著名远航,对传播东亚趣味起了很大作用(“安菲特赖蒂”,岛名,又称宣德群岛,即中国的西沙群岛,法国东印度公司曾为这两次航行大事宣传,此举遂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安菲特赖蒂”号第次到广州是在1700年初,这次到中国不仅满载着路易十四赠给康熙皇帝的礼物,而且送去包括画家在内的一批耶稣会士;翌年返航时则装满160箱,估计有数万件之多“极上等的”瓷器、漆器、硬木家具织锦等著名手工艺品。
法国人和荷兰人样喜爱中国瓷器和漆器、由“安菲特赖蒂”号带回的漆器曾经轰动一时,当时法国人干脆就称中国漆器为“安非特赖蒂”。在瓷器的仿制上,法国更是后来居上,成为17世纪的欧洲制瓷中心。在1644年首先获得生产特权的法国制瓷家克劳德·里维伦德是从荷兰招聘瓷工的;接着是里昂的埃德默·波特拉特于1673年为他的两个儿子获得了第二个生产专利权,据说波特拉特家族是法国软瓷的真正发明者。模仿中国(和日本)瓷器并且在设计和装饰上最具东方特色的是著名的尚蒂伊瓷。这和尚蒂伊城孔蒂公爵对东亚工艺品的特殊爱好有密切关系。这位公爵不仅在他的居城里营建了充满中国趣味的华丽客厅,而且于1725年倡办了尚蒂伊瓷窑。孔蒂公爵也很喜爱日本瓷。因此在这里也生产出大批日本伊万里和柿右卫门式样的瓷器。柿右卫门式样的瓷器直到60年代在法国还十分流行。
中国趣味在洛可可式绘画中的反映,即布歇最有名的作品——1742年为博韦皇家织造所设计的一套包括九幅画面的中国主题壁毯,这九幅壁毯的图画分别为《中国皇帝的召见》《中国皇帝的宴飨》、《中国婚礼》、《中国捕猎》、《中国渔情》、《中国舞蹈》、《中国市场》、《中国风俗》和《中国花园》。据说布歇创作这些作品时借鉴了当时在清廷供职的法国传教士画家王致诚的画稿,而
这一套壁毯也就成为1764年路易十五赠送给乾隆皇帝的礼品(曾悬挂在圆明园西洋楼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这套珍贵的壁毯还有底稿完好地保存在法国贝尚松博物馆。此外,布歇的油画名作《早餐》、《化妆》(1742年)更是他精于中国趣味的佐证。
论文方面:张士昊先生在《18世纪洛可可绘画里法国凝视下的中国图像》一文中,讲述了自新航路开辟始,大量来自中国的商品就在欧洲掀起了“中国热”,但直到18世纪,洛可可艺术兴起后,“中国风”艺术才通过与之融合而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放出异彩。通过分析布歇等当时著名画家的此类作品文本,结合图像学与艺术社学的方法可以看到,洛可可艺术家笔下奇幻、瑰丽但也“套式”化的中国元素与中国形象,寄托的是当时的法国人对遥远东方异域的幻想与对某种乌托邦世界的不切实际的向往,与真实的中国形象是大相径庭的。这种对中国主题的表现方式包含着误读与建构,因此也可以借助有关“凝视”的理论思路对其进行深入解读。
王才勇先生在《华托与布歇的中国风绘画》一文中,提到华托与布歇是法国洛可可绘画的著名代表,在欧洲画史上率先加入到当时工艺美术领域盛行的中国风之列,创作了大量中国风作品,成为了欧洲绘画领域中国风的开拓者和推进者,进而不仅对欧洲绘画领域,也对工艺美术领域的中国风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中国风作品虽由欧式画法主导,尤其布歇,华托次之,但中国样式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这就使得 17-18世纪欧洲绘画中出现的中国风不可能像西方艺术史学家所云,只是由单纯好奇驱使的偶发现象。中国风绘画对当时绘画虽没有直接影响,但成为了以后绘画革命的先导。
赵阳笔下的《法国洛可可艺术中的中国视界》一文,以18 世纪法国热切注视中国为切入点,提到法国在社会各层面上皆积极借鉴中国,受到中国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与艺术是法国的启蒙根源与贵族爱好,它在西方人眼中展现的灵妙与华丽,恰巧与18 世纪洛可可时期所崇尚的慧黠与享乐相合;西方视野下的阴性中国,亦与洛可可社会所崇尚的阴性气质相合。整体而论,18 世纪洛可可艺术中的中国风时代风尚,也是审美凝练与文化精神的展现,是中西文化交流汇集的极致表现,也是雄性西方凝视阴性中国的感性表达。
刘佳薇笔下的《异域风情—布歇绘画中的中国风情研究》一文,提到18 世纪不仅是洛可可的时代,同时也是欧洲社会对中国文化感到最为新奇的时代,自路易十四时期诞生于欧洲的“中国风”艺术,对欧洲的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布歇的“中国风”绘画 就是这一影响下的产物。虽然他是完全根植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去描绘一个个想象中的中国,对真正的中国艺术是存在误解的,但是他的作品不仅有异国风情,而且融合了时代的特色。
此文立足于 18 世纪中国热风靡欧洲的时代背景,作者系统整理和分类相关史料,以布歇的几幅“中国风”代表作为个案研究,研究布歇“中国风”绘画作品的中国元素及绘画特色和所传达的时代精神,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与启发。
孙婧雅在《浅析中国元素在洛可可风格绘画作品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到18 世纪盛行于法国的洛可可风格,在建筑、绘画、装饰等诸多领域皆颇有成绩。由于东西方贸易往来的缘故,洛可可风格在产生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在绘画方面,使用洛可可风格的画家如华多、布歇等,在作品中将中国元素运用其中。中国元素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绘画技法和风格上的;一是直接表现中国特色的。这些中西文化结合的绘画作品,也成为了研究中西方交流历史的实物资料之一。
三、参考文献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袁宝林.《欧洲美术———从罗可可到浪漫主义》.中国人民大学.2010
张士昊.《18世纪洛可可绘画里法国凝视下的中国图像》.艺术传播研究.2020
王才勇.《华托与布歇的中国风绘画》.贵州大学学报.2020
赵阳.《法国洛可可艺术中的中国视界》.文化艺术研究.2018
刘佳薇.《异域风情—布歇绘画中的中国风情研究》.四川美术学院.2018
孙婧雅.《浅析中国元素在洛可可风格绘画作品中的应用》.郑州大学.2017
附录
责任编辑 郝思璇
封面设计 郝思璇
俄国普列汉诺夫说:“优雅的性感就是他的缪斯,它渗透了布歇的一切作品。”法国绘画史对他的评价是:“人们对布歇的作品不屑一顾,这可能是因为在他之前有华托,在他之后有弗拉戈纳尔,并且显然他没有前者的深刻,又没有后者的才智和强烈的欢乐气息。可是,他是这条链子上承上启下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他作为色彩家和表现光的画家,位于最伟大的大师之列”。
(二)、研究综述
研究方向
关于此次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在我个人思考之后决定将重点放在——以研究弗朗索瓦·布歇的相关绘画作品为主,即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布歇绘画作品中的“中国趣味”。本文将立足于18 世纪“中国热”风靡欧洲的时代背景,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相关史料,以布歇的几幅“中国风”代表作为个案研究,研究布歇“中国风”绘画作品的中国元素及绘画特色和所传达的时代精神,以及相关绘画作品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与启发。
通过横向研究(梳理前人对此课题的研究角度,归纳问题及代表成果)、纵向研究(梳理前人对此课题的研究历程,归纳阶段性及阶段成果)对布歇绘画中带有中国艺术特点的作品有针对性的分析,有助于总结归纳中国艺术对洛可可风格的影响以及更清晰地认识由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误取即使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相同的规律,并将这些结论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
一、横向研究
1、张士昊先生在《18世纪洛可可绘画里法国凝视下的中国图像》一文中主要以新航路开辟的时代背景,合理的引出了由中国运向法国的商品(其中特别受欢迎的是茶叶和丝绸,以及瓷器、漆器等工艺品)在欧洲社会所产生的“中国热”现象。作者将探索洛可可绘画中的中国元素和中国形象作为个人研究角度,分析了《中国皇帝的盛宴》、《中国花园》两幅代表作品,提出了许多中国元素的出现已经成为“套式”的问题,尤其它们脱离了真实的中国形象,成了法国人眼中代表中国的象征性符号,例如长长垂下的八字胡、红色的大草帽、华盖式的
遮阳伞,还有青花瓷等,这些元素其实是将一些原有的中国形象做了夸张或改造,形成了一种戏剧性的效果。也就是说,洛可可绘画中的许多中国元素来自法国人的想象,而不是尊重真正的历史现实。就我个人观点而言,这本质上是对18世纪法国上流社会逃避现实、沉溺享乐的一种反映。
2、王才勇先生在《华托与布歇的中国风绘画》一文中,提到布歇是法国洛可可绘画的著名代表。在欧洲画史上率先加入到当时工艺美术领域盛行的中国风之列,创作了大量中国风作品,布歇成为了在欧洲绘画领域将中国风创作推向成熟的人物。作者将布歇绘画作品中的中国场景作为研究角度,其中提到中国服饰、家具、宝塔、屋宇、花卉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欧洲中国风绘画到了布歇这里,渐渐走向成熟。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布歇中国风作品多大程度上还具有中国意味?就我个人观点而言,布歇的作品中出现了热爱音乐,妇女悉心照料小孩,百姓安居乐业等画面,这恰好反映了当时欧洲追求人人各尽其职,平和安定的社会理想。虽然其中不乏中国人,中国服饰,中国场景,中国器物等,
但是同时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即布歇中国风作品的中国特色不太有人去述说的是画法上的中国意味,这方面是造型上的体性维度缺失,尤其人物造型。但是如果可以撇开这一点暂且不论,布歇的中国风创作无疑是对欧洲装饰艺术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3、赵阳笔下的《法国洛可可艺术中的中国视界》一文,开篇便对中国风的壁画图案及壁毯、中国风设计瓷器、家具及室内装饰进行了深刻地分析, 可知 18 世纪法国洛可可艺术家创作时对于中国文化风俗与工艺技术皆有借鉴与挪用。而在布歇的艺术作品中,其实观者可见的是当时欧洲人眼中所见的中国视界与当时集体审美之中凝结的意识形态。在文章中,作者曾经提问:布歇对自然风光的刻意描绘,究竟是挪用自中国艺术,还是取法自西方呢?我思索后,总结如下:我认为布歇绘画作品中背景的自然风光描绘,是布歇匠心独具的设计,展示出 18 世纪法国社会集体意识中的东方乐园景象。那些自然景致犹如舞台布景般的精心安排,衬托出中国人物与对象的灵妙的气质与天然的氛围。所以其实并不仅仅是挪用中国艺术或是取自西方,而是作者在结合中西方艺术作品的创作手法后,又加入了自己的深刻理解。
4、刘佳薇笔下的《异域风情—布歇绘画中的中国风情研究》一文,则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并用图像学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布歇绘画中所体现的西方人对中国的美好幻想和他们的精神追求。此外,作者与同类型的题材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挖掘其背后所体现的的中西文化差异。总而言之,作者此文对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有较大的启发意义,同时对中西文化交融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纵向研究
1、张士昊先生在《18世纪洛可可绘画里法国凝视下的中国图像》此篇文章中,研究的历程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18世纪西方的“中国风”与洛可可艺术的兴起为主,首先提到了新航路的开辟给了欧洲人接触“神秘的东方国度”的机会,其次提到了法国耶稣会士前往中国是明确地兼有科学研究任务 不仅要研究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同时也要翻译中国经典,推出一系列百科全书介绍中国。第二部分则是探索洛可可绘画中的中国元素,其中以布歇的作品《中国皇帝的盛宴》为例,深刻揭示了洛可可绘画中的中国元素已经成为了“套式”,脱离了真实的中国形象的文化现实。第三部分则是以描绘洛可可绘画中的中国形象为主,提到之所以脱离中国形象的原因是,这股艺术潮流从诞生之初就是迎合宫廷与上流社会的审美需要的,因此它不会也没有必要用纪实性的方法再现中国。
2、王才勇先生所作的《华托与布歇的中国风绘画》一文,则主要是以欧洲中国风绘画的开拓者——华托、欧洲中国风绘画的推进者——布歇、中国风与欧洲绘画三个阶段构成的。第一阶段主要讲述的是,华托的代表作品《舟发西苔岛》以及中国风的壁画创作。值得一提的是,华托的中国风画作在内涵传达上也与整个中国风一样,充满着他个人对儒家中国的展现和敬仰,这无疑应景了当时欧洲盛行的中国认知:即君臣有礼,社会有序。而第二阶段则主要总结布歇中国风画作的艺术特色,深刻的揭示了布歇画风独具特色的地方主要在前所未有的细腻和敏感的线条以及稀疏而不浓密的柔美色调。中国风与欧洲绘画是第三阶段的主题,作者在第三阶段提出了一个较为有趣的观点,即中过艺术在本质上是与欧洲文艺复兴传统截然相反的,而这则恰好体现了艺术中的两极:一方推崇对世界的智性洞察,视听快感很大程度依赖于智性活动,因而显得凝重;另一方则推崇对世界的体悟,视听快感主要来自即时的感和悟。
3、赵阳笔下的文章《法国洛可可艺术中的中国视界》主要研究的是18 世纪的西方有识之士及艺术家如何通过凝视,书写及描绘心目中女性化的中国,进而建构出神秘异域的中国图像。我想,这无疑是一个巨大且复杂的课题。此文主要包括异国凝视在中国风装饰艺术中的呈现、异国凝视之下的图像中国两个方面。作者第一个方面关注的是18 世纪欧洲对于中国工艺品的收藏与使用,除了瓷器之外,还有中国漆家具,包括各种橱柜、椅子、箱、盒及屏风等,它们大量采用
黑金描金图案,很受欧洲市场欢迎。图案有山水风景、庭院人物、竹石花鸟、民间故事和瓶花图等,创意设计可谓层出不穷。第二个方面关注的则是,作为视觉图像的中国在法国的凝视之下,再现出西方人对于东方乐土的集体想象。尤其,中国风画作中展现的户外空间其实是戏剧布景般的刻意伪造,画面中经营出的景致是人为拼凑的对象,是于时空中抽离的自然景色。因此,洛可可中国风所表现的特点是:描绘的中国风貌结合了中国的典型符号与户外的自然景致,从而营造出愉悦、欢快与感性的视觉意象。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脱离现实的静止时空与沾染异国想象的柔美情怀。
4、刘佳薇笔下的《异域风情—布歇绘画中的中国风情研究》一文,研究的历程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介绍布歇“中国风”绘画形成的主要背景因素,其中使中国文化西传的传教士是原因之一,例如伏尔泰对于中国文化有着超乎寻常的赞美力。另一个原因则是法国宫廷对中国文化的态度。第二阶段是题材与技法的研究以及讨论画中所出现的中国图式(建筑,器物,人物等)和绘画技法(线条,色彩)的特点。例如,布歇画中将塔、凉亭这些中国建筑元素置于画面中,抓住了中国建筑以木材质 为主的特点以及竹蔑式的花窗,并配以竹子、棕搁树等植物加以陪衬。同时中国器物经常会出现在布歇的绘画中。不得不承认的是,布歇的画作对于法国社会的“中国热”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的。
第三阶段则是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并用图像学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布歇绘画中所体现的西方人对中国的美好幻想和他们的精神追求,并且与同时期的艺术家及艺术创作进行比较分析。第四阶段主要是总结概括全文并深入思考此课题的深层含义。
三、研究意义
回顾研究过程,我个人收获颇多。值得一提的是,18世纪与洛可可艺术不期而遇的“中国趣味”不仅仅是艺术风格,更是社会风尚(历史的必然结果),而且还是中西视觉文化相互作用的体现。“中国趣味”与洛可可艺术能同时在18世纪出现并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艺术潮流,这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有相似的部分,欧洲社会所产生的“中国热”无疑是它们互相影响,相互吸收的结果。
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虽然洛可可轻浮的表面乍看之下与启蒙思想的理性主义相悖,但是从出发点来说都是为了解构旧的体制,旧的艺术,所以正是因为欧洲启蒙思想的兴起才带来了艺术上的革新,这是历史的必然进程。
总而言之,洛可可艺术的发展不仅仅促进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融。即布歇绘画作品中的“中国趣味”,时至今日,探究起来,艺术价值仍旧是极高的。